朱光仪,男,56岁,中共党员,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
筚路蓝缕,开创公路隧道新局面
朱光仪同志1984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桥隧专业,三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公路隧道的勘察设计工作,先后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座高速公路隧道——广(州)深(圳)高速公路虎背山隧道、第一座高速公路特长隧道——福建飞鸾岭隧道、第一座海底隧道——厦门翔安海底隧道。他为我国公路隧道勘察设计事业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,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我国第一部《公路隧道设计规范》(JTJ 026—90)的编写。
他先后荣获首届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、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。2007年,经国务院批准,朱光仪同志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
砥砺前行,引领隧道设计新形势
2014年朱光仪同志加入中咨集团后,大力推行BIM设计,主持隧道勘察设计精细化指南编制工作,力推基于BIM的设计施工精细化管理平台,主持多条10公里以上长大隧道的设计工作。
他参与的《高海拔、高寒地区隧道防排水研究》科研项目,获得青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,提出了高海拔、高寒地区隧道防排水设计新理念。
为推动中咨集团全产业链发展,关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,他主持多个隧道的维护与检测加固工作,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《公路养护技术标准》编写。
他还代交通运输部负责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(代部审查)隧道专业的技术咨询工作,对多座高海拔、高烈度、高地应力、软岩隧道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。
继往开来,助推中咨国际化发展物
为落实中咨集团人才发展战略,构建隧道专业的“1+N”模式,朱光仪同志打造核心技术团队,建立地下工程创新工作室,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、技术精湛、奋发向上、勇于开拓进取的人才队伍,可承担公路、铁路、市政等各类地下空间工程项目的技术工作。
他还主持了多个国外地下工程项目,参与了中咨集团第一个海外工程总承包项目——新加坡樟宜机场项目,助推中咨集团全面建设“以技术为引领的受行业和社会尊重的国际化工程公司”,为中咨集团全产业链“走出去”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三十余年来,朱光仪同志深耕公路隧道勘察设计领域,筚路蓝缕开创了公路隧道勘察设计的新局面;勇于创新、开拓进取、忘我工作,不断开创隧道设计新纪元;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、无私奉献,打造了一支地下工程的核心技术团队,为中咨集团全产业链、国际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,是中咨集团勘察设计的领军人,是最美筑路人。